以电子台秤为例介绍大区级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比对方案设计,分析了比对的意义和比对过程所包 含的全部要素,明确提出了比对实验室的职责、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比对样品的制备、流转,比对结果的处理 以及不确定度的分析。
电子台秤属非自动衡器,而非自动衡器历来都是国 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和各国政府强制、重点监管 的法制计量器具。法制计量领域内的国际比对是一种保 证各国间符合法制计量要求一致性的有效手段,与此对 应,国内各大区级计量技术机构的电子台秤检定工作, 也应达到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社 会经济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各大区级实验室在 检测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 高;另一方面,国内各大区级计量技术机构间检定结果 的相互承认已成趋势。因此,检定及结果的一致性日显 重要,而目前我国计量技术机构对电子台秤的较高水平 比对相对较少,因此,设计此项比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1.比对的意义
大区级计量技术机构间比对的意义在于:
使每个参加电子台秤比对的实验室可以得到有 效比对,发现并分析实验室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找出其 原因,制定出纠正和预防的措施,使实验室在设备状况、 人员水平、环境条件等影响测试结果的方面得以完善;
通过对比对结果和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 促进各相关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带动检定水平的提高, 增强检定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保证检定方法和报告的一 致性和兼容性,促进提高国内检定结果的互认度。
2.比对的依据
《计量比对管理办法》;
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
JJF 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JJF 1117—2004《测量仪器比对规范》;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B/T 15483.1—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 36 ?《轻工标准与质量》2015年第4期
力验证第1部分:能力验证计划的建立和运作》;
(7) GB/T 15483.2—1999《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 力验证第2部分:实验室认可机构对能力验证计划的 选择和使用》。
3.比对的组织和职责
3.1组织单位的职责
提出比对项目;
指定主导实验室;
指定或征集参比实验室;
召集会议,通过比对最终报告;
其他管理事项。
3.2主导实验室的职责
提供传递装置,并提出传递装置中途发生问题 的辅助解决措施;
前期试验,包括传递装置运输试验;
与参比实验室讨论,制定比对实施方案;
在整个比对期间持续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
按计划向参比实验室发出和接受传递装置;
收集参比实验室的实验数据;
编写并修改比对报告;
遵守并执行保密规定。
3.3参比实验室的职责
按比对实施方案的要求完成比对实验;
按计划接受和发运传递装置,确保其安全和完整;
准时向主导实验室提供比对数据;
遵守保密规定。
4.比对过程
4.1比对路线
本次比对采取星形路线方式。首先由主导实验室对多台传递装置(比对样品)集中进行首次测量,然后各 参比实验室分别对接收的传递装置进行测量,传递装置 返回主导实验室后,主导实验室对每台传递装置进行末 次测量。比对路线如下图1所示。
图1比对路线图
4.2比对的要求及交接
要求参加比对实验的技术人员至少为2人,且 必须取得计量检定人员证,并有一名技术负责人(可由 计量人员兼任);
参加比对的技术人员要遵守比对时间安排,按 时完成比对工作。如果发生延误,造成不能按时完成比 对任务,后果由发生延误实验室负责;
比对样品必须由参比实验室派专人到主导实验 室取送,要求随身携带,不准采取其他传送方式;
完整的一套比对样品包括:电子台秤整机一 台、包装箱一个、一套使用说明书、一份标定说明书。 考虑到参加比对的各实验室处于不同的地域,纬度跨度 大,重力加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十分显著的实际情 况,因此,提供了比对样品的标定说明书。当样品传递 到某个实验室并完成初步调整、检查后,必须使用此实 验室用于比对试验的标准砝码对样品重新标定,然后才 能开始进行比对试验;
样品的交接由主导实验室和参比实验室双方人 员共同完成交接过程,包括查验包装的完好程度、样品 的外观检查、样品的通电性能检查、样品的基本功能检 查(置零、除皮等功能)。完成交接过程后,双方人员 需填写交接记录,一式两份,双方各保存一份;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意外故障,或在某个实 验室比对过程中发生意外或损坏,要及时与主导实验室 联系,不得擅自处理。损坏的样品要及时返回主导实验 室,主导实验室还要根据延时情况,修改比对日程表, 安排好后续比对工作。该参比实验室领取备样,重新进 行比对试验。
4.3比对试验的标准器
比对试验必须使用Mi等级的标准砝码,必须配备 能测量数字示值化整误差的0.1e的Mi或以上等级小片 砝码至少10个。
4.4实验方法的约定
4.4.1比对样品的准备
主导实验室按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检定 规程对样品进行计量性能试验,按JJG 555—1996《非 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中的要求进行运输包装试验、蠕 变、温度试验,具有相同型式且一致性好的电子台秤作 为比对用样品,其中1台作为比对备样,所提供样品的 主要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应完全相同。
4.4.2 比对实验
置零装置的准确度、称量测试、除皮装置的准确 度、除皮称量测试、偏载测试、鉴别力测试、重复性测 试的比对按JJG 539—1997《数字指示秤》规定的首次 检定进行,实验环境温度在(20±5) °C范围内;测量不 确定度评定时,重复性测试应在最大秤量进行测试,重 复10次;除皮称量测试分别在20%最大秤量和40%最 大秤量两个皮重下进行。
5.比对结果的处理及报告
各参比实验室提供的比对报告,其主要内容和要求 如下:
比对报告盖单位章;
各参比实验室均应对测试设备进行适当描述;
出具检定证书一份,盖检定专用章;
出具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一份,测量不确定度评 定时按比对首次会议约定内容评定;
参比实验室应提供比对人员的检定员证复印件;
比对原始记录原件,数据有删改的,应保留删 改痕迹;
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复印件
如提供比对过程、比对数据的补充说明等,请 盖单位章。
6.比对结果的判定原则
6.1超时
根据JJF 1117—2004《测量仪器比对规范》,在规定 时间内,未上交完整比对结果报告的参比实验室,其比 对结果在比对报告中不予考虑。
6.2评价方法
比对结果采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比对判据值进行评价。 为各实验室比对结果与参考值的差值与不确定度限之比。
比对结果的评价值计算模型为
——参比实验室的测量结果;
X0一一比对参考值;
U——参比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U——参考值的测量不确定度。
U和U0两者的置信水平应相同。
6.3判定原则
En^ 1 满意;
£?>1 不满意。
7.对总结报告
比对工作全部完成后,主导实验室根据参比实验室 残留量进行检测。具体检测过程是:先提取样品,主要 是利用乙腈进行提取,再用石油醚对样品中的脂肪等杂 质进行排出,然后运用乙醚进行反萃,并用无水硫酸钠 柱将样品中的水分去除,最后,在乙醚浓缩之后再用丙 酮进行定容,并用气相色谱检测仪对敌百虫的残留量进 行检测。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后,敌百虫的平均回收 率大概在84.6%到92.0%之间[4],相对标准偏差在 3.54%到13.2%之间,最低检测限是0.5 p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