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茶青市场电子计价秤监管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希望通过有效监管,可以提升政府的形象,打击 不法商贩的嚣张气焰,维护广大茶农的基本经济利益;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茶青交易环境;保障社会稳定,促进茶青交易市 场的规范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
1.引言
茶叶作为某县的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 源。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快速增长,茶叶小作坊数量的持续 增多,茶青收购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在这样扩大的背景之 下,茶叶收购中各种问题不断凸显出来。为规范茶青市场交 易的公平、公正性,规范计量器具的使用,完善政府部门的 监管工作,促进某县茶叶产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特编写本意见稿。
2.茶青市场电子计价秤监管现状及意义
某县各相关部门陆续接到茶青市场交易用计量器具存 在缺斤少两的举报,县政府召集县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新兴镇政府及市场管理方等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专项整治 行动工作布置会,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整治行动,规范市场上 的交易行为。主要开展了宣传计量器具的相关法律法规、茶 青市场计量器具专项整治行动、召集计量器具经营户开展警 示教育、建立茶青收购商的信息档案等措施。通过前期各部 门的相互协作,整治至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专项行动 过后,市场上的缺斤少两现象又出现了反复,如何确保违法 现象反复以及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成为了后续工作的重点。
作为茶叶生产的大县,茶叶在全县农业的生产中占有绝 对的比重,是某县农民致富创收的重要途径。通过茶青市场 电子计价秤的有效监管,可以提升政府的形象,打击不法商 贩的嚣张气焰,有利于维护广大茶农的基本经济利益;有利 于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茶青交易环境;有利于保障社会稳 定,促进茶青交易市场的规范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为集 茶青交易市场进一步做强、做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 保障。
3.统一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3.1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
对茶青市场计量器具的管理要建立完善以市场主办者 负总责、茶青收购者为第一责任人,各有关部门协同管理的 基本责任体系。其主要职责分工:
3.1. 1所属乡镇街道
地方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地的茶青市场交易 管理工作,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 为主要责任人。
3.1. 2市场主办者
积极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集市计量管理及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并组织实施。根据集市经营情况配 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集市内的计量管理工作。 对集市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指定的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强制检定工作。未申请检定、超过检 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集市应当设 置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并负责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定期 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 定。集市主办者可以统一配置经强制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提供给经营者使用;也可以要求经营者配备和使用符合国 家规定,与其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计量器具,并督促检查。
3.1.3市场监督管理局
加强指导监督,加大对茶青市场及其周边秩序整顿工作 的指导监督,同时引导市场主办者逐步对市场升级改造,配 置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公平秤等设备;另一方面,做好沟 通协调,针对市场内各经营纠纷做好受理协调工作;督促市 场主办者结合市场实际,完善自律管理,建立落实各项规范 化管理制度,强化第一责任人制度的落实和履行,使茶青市 场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同时引导市场内经营户规 范经营、诚信经营、服从管理,规范茶青市场交易行为,负 责查处不合格计量器具。
3.1.4质量技术监督局
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对集市主办者、计量管理人员进 行计量方面的培训。督促集市主办者按照计量法律、法规和 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集市的计量管理工作。对集市的计量 器具管理、商品量计量管理和计量行为,进行计量监督和执 法检查。积极处理计量纠纷。
3.1.5公安机关
配合乡镇街道及市场管理方对市场秩序进行管理。
3.2加强沟通协调,增强监管合力
3.2. 1进一步明确部门监管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 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
3.2.2进一步加快茶青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各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特点,通力协作,强化外部监管 力度,加快我县茶青市场规范的步伐。
4.加强监管,督促落实市场主体责任
4.1落实市场主体责任
4.1.1落实市场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 引导市场主体增加茶青交易和服务质量的信息透明度。 市场应该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内部管理制度和消费纠 纷解决机制,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和建议。
4.1.2落实市场主体管理责任
市场的管理方应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工作,安排好市场现 场摊位,调解纠纷,维持现场交易秩序。
4.2开展重点整治及规范市场管理 4.2.1配备监管人员,实施有效监管 市场应配备专(兼)职的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市场内的 计量管理和投诉受理工作
4.2.2推行计量器具“四统一”工作,确保计量器具规范
市场管理方可以统一配置经强制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提供给经营者使用,推行“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检定、 统一轮换”的“四统一”工作,确保计量器具的规范,可以 有效遏制缺斤短量的计量违法行为。
4. 2. 3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方便消费者 市场应当建立各类投诉举报渠道,公开投诉举报电话, 设立投诉意见箱,方便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
4.2.4实施定点摊位,评比优秀摊位 市场应实施摊位定点划分,并定期开展“计量信得过摊 位”评比活动,督促经营者守法经营。对恪守信誉,表现良 好的给予表扬,对弄虚作假、坑害消费者的给予批评,对屡 教不改、情节恶劣的予以曝光,直至取消摊位。
4. 2. 5强化计量器具检定,保障计量准确 市场经营者应当加强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不使用未经 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不使用国 家明令淘汰的计量器具;不使用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 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不擅 自改动、拆装计量器具,不破坏铅封,不破坏计量器具准确 度,不利用计量器具进行任何形式的计量作弊;发现计量器 具异常,应当及时与市场管理部门联系;对性能不稳定、示 值不准确、故障率高的计量器具及时进行更新。
4.2. 6严格执法,查处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违法行为 定期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专项行动,对于市场上使用的 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计量器具不合格问题,坚决依 据相关法律法规查处。
4.3开展茶青收购者教育及诚信体系构建。
4.3. 1以宣传教育为重点,树法律、诚信、道德意识法律法规等宣传。引导茶青收购者知法守法、诚信经 营、秩序规范、保证茶青交易的规范。
4.3.2以诚信记录为载体,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坚持以“经营者自律为主,政府引导推动,社会评价监 督”的原则,完善相关制度,落实主办方责任,签订《计量 诚信承诺书》,引导主办方、经营者向社会做出诚信计量、 公平交易承诺。要明确主办方、经营者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有 关计量活动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采取失信曝光、 分类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等手段,加大对失信生产经营者惩 戒力度。
4.3.3以严管重罚为手段,促守法经营 组织各部门执法力量,加大对茶青市场使用不合格计量 器具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对群众举报反映的计量不准确问 题,要及时组织力量坚决予以查处。形成“执法必严、违法 必宄”的高压态势,促进茶青收购者从法律强制诚信转化为 道德自觉诚信。
4.3. 4以社会参与为依托,强社会责任 组织开展计量知识进市场活动,向广大群众大力普及计 量知识,切实提高市民维权意识;建立完善计量违法有奖举 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对计量违法行为的监督;加 大对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